基督臨在於基督徒內
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六日復活節主日講道(四)
面對日常生活
我們曾涉獵福音,瞻仰耶穌與人的酬酢往來,學習勉當另一基督,力求把基督帶給我們的鄰人。讓我們把這一教訓,應用到日常生活,應用到我們自己的生活中。人在街坊鄰里間的日常生活,絕不沉悶乏味。正是在這日常生活的天地裡,吾主要祂的絕大多數的子女們大顯身手,修德成聖。
牢記這一點很重要:耶穌的教誨,並不是專為特權人物階層而設的,祂來是向我們啟示天主無所不容的博愛。天主博愛全人類,祂要所有的人都來愛祂︱不論個人境況怎樣,社會地位怎樣,工作職務怎樣,祂人人都愛,無一例外。日常生活具有重大價值。世上條條道路,都有邂逅基督的機會。祂就在遇到我們的地點,就地號召我們向祂看齊,貫徹祂的神聖使命。
天主通過我們生活中每天發生的事件,通過與我們共同生活的人們的憂苦喜樂,通過我們同事的志趣愛好,以及我們家庭生活的經緯甘苦,向我們發出召喚。祂也通過每一歷史時期的重大問題,衝突和挑戰,吸引多數的人類作出努力,發揮理想。
不難理解人們的焦燥,憂慮和不安,他們天然的基督徒靈魂激勵他們,向人心內的個人與社會不義的禍害作鬥爭。多少世紀以來,人們肩靠肩地生活在一起,還是仍舊充滿仇恨,毀滅和狂熱主義,遮蔽眼睛,拒不相視;閉塞心靈,拒不相愛!
世上的好東西,被一小撮人壟斷;世界的文化,宗派門禁森嚴。局外人食不果腹,文不識字,無從問津。天主賦予人的神聖生命,被當作東西來處理,猶如統計數字。人們對此所發的難以容忍的焦燥之感,我完全可以理解,且有同感。它激勵我注視基督:祂不斷號召我們身體力行,認真實踐祂的新的愛的誡命。
我們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境遇,無不帶給我們一項天主的訊息,要求我們以愛和服務他人,作出響應。 「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與眾天使一同降來時,那時,他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切民族,都要聚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彼此分開,如同牧人分開綿羊和山羊一樣:把綿羊放在自己的右邊,山羊放在左邊。」
「那時,君王要對那些在他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罷!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罷!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望了我。那時,義人回答他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了你饑餓而供養了你,或口渴而給了你喝的?我們甚麼時候見了你作客,而收留了你,或赤身露體而給了你穿的?我們甚麼時候見你患病,或者在監裡而來探望過你?君王便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我們務必學會在我們兄弟身上,在週圍人們身上,認出前來同我們會晤的基督。人的生活絕不是孤立的,而是與他人的生活交織在一起的。任何男女,皆非絕句;只有我們大家一起,才能組成一闋天主用我們的自由合作而寫出來的神曲。
天下無一物排斥在基督的眷顧之外。我們若跳出實用範疇,進入神學領域,便可這樣斷言:天下沒有任何事物,不論是好的,高尚的或平平常常的,能算是單純屬於世界的。在天主聖言居我人間,親嚐飢渴,親手勞作,親身經歷友誼、服從、苦難和死亡之後,單純屬於世界的東西,已不復存在。「因為天主圓滿完備的本體,居於祂內,並藉著祂,使萬有,不論是地上的,是天上的,都與自己重歸於好,因著祂十字架的血,奠定了和平。」
我們應當熱愛世界,熱愛工作,熱愛一切人間事物。因為世界是美好的。亞當的罪,破壞」造萬物天賦的神聖平衡。但是,天主聖父派遣祂的獨生子,重建了和平,好讓我們︱祂領嗣的子女︱能把受造萬物,從無法無天的混亂中解放出來,使萬物與天主重歸於好。
人的境遇,無一不是獨特無偶的。因為它是各人獨特聖召衍生的結果。各人的聖召,必須予以竭力身體力行,體現基督精神。因此,當我們以基督徒方式,生活在同伴夥友之間時,我們無形中便體現臨在人間的基督。而且這樣做,出於自然而然,吻合信德。
想到天主對我們的崇高聖召,我們或許會得意忘形,自命不凡。若是真有這種情況發生,那就說明我們誤解了基督徒的使命。我們的錯誤,使我們看不到自己原是泥土造成的,是糞土塵埃,可憐又可悲;就說明我們忘記了:在我們週圍,甚至在我們自身之內,就在我們心靈深處,都充滿著,蘊藏著邪惡,唆使我們去作惡犯罪,自私自利。唯有天唯有天主聖寵,才是磐石基礎,我們自己,只是浮塵流沙。
我們若追溯人類歷史,環視天下大局,禁不住悲從中來。眼看經過二十個世紀的漫長歲月,稱得上基督徒的人,區區有限;而忠貞踐行聖召的人,更是寥寥無幾。多年前,有一個人,好心有餘而信德不足,指著一張世界地圖,對我說:「瞧!基督徹底失敗了!經過二十來個世紀,不斷向人說教,到頭來,竟沒有信仰基督的人。」
如今,抱這種看法的,仍然大有人在。但是,基督沒有失敗。祂的教誨,祂的生活,繼續致富世界。基督受命於聖父的工作,正在貫徹執行。祂的德能,貫穿歷史,賦以真實的生命。:「當萬物都從屬於祂時,那末子本身也從屬於那使萬物從屬於祂的父,好使天主成為萬物的萬有。」
天主竟不惜冒著受我們自由權制約的風險,要我們同祂合作,共同完成祂在世的使命。耶穌誕生白冷郡,竟成了手無寸鐵,柔弱無能的嬰兒,不能自衛,任人擺佈,實在令人驚詑感動。天主委身於人,屈尊紆貴,俯身就人,降到這般凡人的地步!
「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把自己與天主等同起來,把持不捨,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狀。」天主尊重並俯就我們的自由權,我們的缺陷和悲慘,允許藏神寶於泥罐,讓我們去宣揚,不怕把祂的神力,摻合於我們的軟弱之中。
所以,犯罪的經驗,不應使我們懷疑自己的使命。的確,罪能使我們難於認出基督。因此,我們務必正視自己的悲慘,竭力淨化自己。但這樣做的時候,必須意識到:天主並未許下我們,能在現世生活中,取得徹底克服邪惡的勝利。祂所要求於我們的,只是奮勇作戰。當聖保祿要求把那使他屈辱的「肉中之刺」拔除時,吾主答道「有我的聖寵為你夠了。」
天主的德能,常藉我們的軟弱而彰顯。它激勵我們奮戰,克服我們的缺點們的缺點,儘管我們深知,在塵世征途上,我們不會取得徹底的勝利。基督徒的生活,是繼續不斷的每天重整旗鼓的過程,周而復始,更新不已。
基督把祂的復活的生命賜給我們,基督在我們內復活,只要我們分享祂的十字架,分享祂的死亡。我們應當熱愛十字架,熱愛自我犧牲,熱愛克己自律。基督徒的樂觀主義,不是粉飾太平,茍且偷安;不是﹁船到橋頭自會直﹂的人為的樂觀主義。不是的!基督徒的樂觀主義,根植於這一信念:即聖寵中的自由與信德。它是一種敦促我們從嚴要求自己的樂觀主義。它鼓勵我們全力以赴,響應天主的號召。
基督並非真正鄙棄我們的可悲狀況,卻恰恰通過我們的可悲狀況,通過我們血肉之軀,糞土之身的凡人生活,通過我們改過從善的努力,守身如玉的自重,克服自私的慷慨,捨己為人的義舉,以及通過化生活為不懈的服務之中,祂才昭然彰顯。
在結束之前,我還有一點要講。基督徒藉成為基督其人,而使基督臨在人間,並不止於做人要體貼可親,而是要通過自己人性的愛,讓人認識天主的愛。耶穌視自己的全部生活為天主之愛的啟示,正如祂對各位門徒所說:「誰看見我,便看見了父。」
聖若望用這一教訓告誡基督徒:既然他們已認識了天主之愛,就應在他們的行為中把那愛顯示出來。「可愛的諸位,我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也認識天主;那不愛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出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祂得到生命。愛就在於此:不是我們愛了天主,而是祂愛了我們,且打發自己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可愛的諸位,既然天主這樣愛了我們,我們也應該彼此相愛。」
所以,我們的信德必須是活的信德,是使我們真正信仰天主的信德,是使我們保持與天主不斷密談的信德。基督徒的生活,應是持續不斷的祈禱,力求夜以繼日,日以繼夜地生活於天主的鑒臨之下。基督徒不可能是孤獨者,因為他時刻同天主契合而生活;天主既在天上,亦在我們身旁。
聖保祿使徒告誡我們﹁要時刻不斷地祈禱。「亞歷山大的克萊孟提醒我們這一誡命:祂叫我們讚美欽崇聖言,即我們所認識的救世主與君王;並藉祂而讚美欽崇父,不僅在特別的節日,像有些人所做那般,而是要時刻持續不斷地貫穿整個生活,並以各種各樣的方式。」
基督徒在日常工作之中,每當克服自己的自私之心,或與好友愉快往來之時,應當重新發現天主的鑒臨。通過基督,在聖神內,基督徒能與天主聖父親密相契。基督徒的一生,在追求天國中度過。天國雖不在世上,卻在世上發軔籌備。
我們應在聖言與麵餅,感恩祭與祈禱中尋求基督。我們應待祂如契友,一如祂是一個生活的真人,因為祂已復活了。致希伯來書告訢我們:基督「持有永恆的司祭職,因為祂永遠常在。因此,凡由祂而趨近天主的人,祂全拯救,因為祂常活著,為他們轉求。」
基督,復活的基督,是我們的同伴和契友。這同伴,我們雖只能看到祂的身影,但卻實實在在充滿我們全部生命,使我們渴望同祂永遠相偕。「聖神和新娘都說:『來罷!』凡聽見的也要說:『來罷!』凡口渴的,來罷!凡期盼的,可以免費領取生命之水…為這些事作證的那位說:的確,我即將來臨。阿們,主耶穌,請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