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入門 第五章:語言與神學 (5-3)
3. 宗教表達的其他方式
歷史顯示,口頭和書面語言在西方拉丁教會中的主導地位。東方傳統有其他的表達方式,而且都以靜默為基礎。
除了口頭的語言,還有聖像或圖像的語言、身體的語言(姿勢),及靜默的語言。
3.1 聖像的語言
聖像的語言是選擇圖像多於口頭或書面的語言。圖像的語言通常都是直接和靈活的,而且包含精神上及視覺上的方面,來表達神聖的意思。這種語言能在基督宗教的聖像中找到。
聖像的語言是在整個教會中使用,但在東方更為常見。在那裡,聖像帶出了一個具神學和偉大藝術和宗教財富的反思。
3.2 姿勢的語言
姿勢的語言是使用人的身體。身體不單能引起事物和其他人的關係,而且也是精神及超越性上的反思。身體不是宗教表達的障礙,但相反是能在精神的層面中指引及維持著我們。
* 姿勢的語言能在聖經中找到,而且特別包含在祈禱中,不論是個人的祈禱或是團體的祈禱。姿勢如屈膝下跪、張開雙手、注視、垂頭、搥胸、十字聖號、伏地等等,這些所表達的東西,都遠超過話語的表達。這些姿勢都是暗示神聖奧秘的強大和不可言諭的特性。此外,它們亦能揭示了信徒的內心世界。
3.3 靜默
從一開始,在天主奧秘的宗教感及其不可言喻的特徵下,基督教神學就充滿靜默的臨在。靜默是一條進入無限奧秘和將其自己擱置的途徑。靜默也是信仰的一種語言。
* 聖保祿曾聽到「不可言傳、人不能說出的話」(格後12:4),他教導我們靜默行為中最崇高和最純潔的獲益,是將口頭的語言擱置。不可言喻的話,是文字不能達到的。
因此,靜默是主顯之處(即天主將自己顯示給世界的表現),及在自有者的地方。靜默是天主不能人言喻奧秘的唯一有效「發言人」。這基督宗教的靜默並不是空洞、空虛的,而是聖言的滿全。 靜默被納入禮儀中,作為在天主奧秘前祈禱的必要部分。
* 2008年宗座勸喻《天主的聖言》(Verbum Domini)的第66點指出,「重新發現天主聖言在教會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也等於重新發現收歛心神和內心寧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