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入門 第一章:何謂神學?(1-6)
6. 神學是教會的工作 神學是整個教會的活動。神學研究是由個人形式進行,他們將自己的風格與個性去傳授,但這並不是純粹個人的事業。神學是教會全體的活動,並不是單單一名神學家私下的個人反思。神學為教會及人類的福祉服務,並為天主的國作出奉獻。因此,神學家的工作與教會的生活有密切相關,在某程度上可以說是教會的一個器官。神學肯定不是「教會任務」(即『任務』在教會學和教會法中嚴格意義),但在較廣的層面上,他們能被認定為一個職責和職務。因此,神學是教會教義功能的特定一面,並依次地涵蓋不同層面的活動(教會訓導、神學、教理)。它也可以被認定為聖言的具體和公共事務。 - 神學的教會性特徵使它成為整個教會架構內的活動,同樣擁有一些職責與限制。 - 為神學而言,教會並不是甚麼不相容的事,而是神學存在的基本,亦是令神學變成可能的條件。然而,神學家鑽研時的信德並不是只屬他自己、而是所有人。 - 神學家是一個活生生的團體的成員。他從這個團體接收到信仰後,並在團體中分享。正因這個事實,能對神學理論作出保證、支持和提問。因此,神學家會被召叫為共融服務。他們必須就無緣故地得到的,同
論聖人轉禱
主教閣下: 我們可以向聖人們祈禱。但如果耶穌是至高者,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向耶穌基督祈禱,而要轉向我們歷代的偉大聖人呢?-- 本篤先生 ******************************* 本篤先生: 我們當然應該直接向耶穌祈禱!但這不就是指懇求其他人為我們祈禱是不好的。如果「直接向耶穌祈禱」 的意思是指不能懇求天上的聖人或世間的教友們為我們祈禱就荒謬了。 教友們互相代禱是我們教友責任之一。我們可以從弟茂德前書2:1-4中知道聖保祿強烈鼓勵信友代禱很多不同事項;在其他書信亦同樣要求他們為他祈禱,如羅15:30-32;弗6:18-20;哥4:3;德前5:25;德後3:1等。耶穌自己要求我們要彼此代禱,不單是為那些請求我們的才祈禱。 如果知道聖經那麼著重為他人祈禱,那一定是有很多益處的。其中的益處是他們的信德和虔誠可以支持我們的輭弱和幫助我們所缺乏的信德和䖍敬。耶穌常常借著他人的信德而施行奇蹟,如瑪:8:13;15:28; 17:15-18;谷9:17-29;路8:49-55。這是對世人間的信德和虔誠,更何況是在天上的聖人們,他們的信德和虔誠
論守齋精神
逢星期五要守小齋不能吃肉類, 要海產或其他, 好像意義不大。如吃昨天的剩菜是肉類是否更克己? 又或吃清淡一些但有少許肉是否更好? 覺得有些教區的不錯, 特别在星期五做一些配合自己需要的克己。-- Evelyn *************************************** Evelyn 你好: 守齋的精神是在進食方面的克己,像其他的克己,如口舌講話、準時、看電影電視等的克己,都是幫助我㥃自控的能力,能多愛主愛人。 小齋的精神是指吃淡泊的食物,大齋的精神是指減少進食來感受饑餓,藉此增加我們做補贖的心。 教會定下一些守齋的規定,幫助和提醒我們克己的精神,定下日子和內容,如聖灰禮儀日、每星期五、不能吃肉等,作為基本的守齋方法。如教友在這些克己之餘,加做其他的克己亦是好的。 如果教會不定下以上的,任由教友自行選擇,則很多教友會因忘記、懶惰、疏忽等不會做克己的。而且福音勸喻中的服從就是對自己意願的克己,服從教會的規定,如果教會定了不吃肉,為什麼還要執著選你自己喜歡,你認為更好的方法呢?


教宗方濟各 2018年四旬期文告 撮要
教宗方濟各 2018年四旬期文告 撮要 1. 主的逾越節又近了!在我們預備過復活節時,因著天主上智的安排,每年 給我們四旬期,作為「我們悔改的聖事性標誌」。四旬期召喚我們,叫 我們在整個生活中全心歸向上主。 2. 在這篇文告中,我願再次幫助整個教會,以喜樂的心並在真理中,重新體 驗此一恩寵的時刻。我願以瑪竇福音中耶穌的話做為導引:「由於罪惡的增加,許多人的愛情必要冷淡。」(瑪廿四12) 3. 耶穌末世訓導用大磨難描述了一個信友團體極易陷入的情境:在重大的考驗當中 ,假先知會令人誤入歧途,而福音的核心──愛,在許多人心中會冷淡下 來。 4. 有多少天主的兒女被一時的享樂所迷惑,誤以為那是真正的幸福!有多少男女鎮日沉迷在發財夢、毒品、肉慾中,那只會使他們成為這些的奴隸。有多少人一輩子都相信他們只需依靠自己,最後卻陷於孤單之中! 5. 在《福音的喜樂》勸諭中,描述缺乏愛的最明顯記號:自私、精神懈怠、悲觀主義、自我陶醉的 誘惑、不斷地自相殘殺,以及讓我們只關心表面,因而減少了傳教熱忱的世俗心態。4 6. 教會──我們的


人生怎樣走
決定我們一生的,有時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方向選擇錯,會走很多冤枉路。 一次重要的抉擇勝過千百次的努力! 三、五年前選擇的決定會影響你今天的生活, 而三、五年後的生活是由今天決定。 生活的抉擇,要用心有智慧! 非常喜歡的一段話:圓規為什麼可以畫圓? 因為腳在走,心不變。 為什麼不能圓夢?因為心不定,腳不動。 沒規劃的人叫拼圖,有規劃的人叫藍圖。 沒目標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標的人叫航行! 蜜蜂忙碌一生,卻是世界所有食物最重要的推手, 蚊子也整日奔波,但是人們認為是病媒, 多麼忙不重要,忙什麼才重要! 埋頭拉車的同時,還要懂得抬頭看著路走 。
「聖餐」與「聖體聖事」
有位基督教朋友問起,若參與天主教彌撒中可否領聖餐,即聖體聖事呢?這問題一時考起,不知在基督宗教內的聖體聖事/聖餐禮,有沒有特定禮儀限定呢? -- Monica ************************************* Monica: 很多基督教教派都有一些公開的聖餐,歡迎領了洗的基督信徒參加者領「聖體」,不論他們的教派。所以當他們來天主教彌撒時不被獲准領聖體時,感到很驚訝。 這分別是由於我們對領聖體的意義和領聖體的實效的不同見解。 對於我㥃天主教徒來說,我㥃堅信祝聖後的聖體是真正的耶穌基督,隱藏在麵餅和酒的形下。而對大部份的基督教,它只是十字架祭獻的標記或紀念。 另外,大多數基督教派相信教會是一個純精神的組織,由相信耶穌的人組成,不理會他是任何宗派。領聖體是基督徒合一的標記。因合一標記不在乎宗派,故領聖體也不分宗教派。 但對我㥃天主教徒來說,教會不單是一個精神組織,更是一個有形組織,有一種有形的共融,包括同一的信仰,同一的聖事和同一的聖統制。他㥃藉著入門聖事-領洗、堅振和聖體聖事-成為教會的成員。領聖體是成為教會一份子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