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神學入門 第五章:語言與神學 (5-4)


4. 類比

 很明顯在表達天主的奧秘上,人類語言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當應用在天主上時,我們受造物所使用的言語只能掌握部分的意義。原因是,受造物與天主之間的距離是無限的。例如,當我們說「天主是美善的」時,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意思?當應用到天主上時,我們是否真正地明白「美善」這個詞?

4.1 對類比的需要

為了克服人類語言的限制,並用它來談及天主和基督信仰的奧秘,使用最適當的解決方法就是類比。類比是,使用有限的語言來描述天主及無限的一種語言方式。

因此,類比在思辦神學中有著一個基本的角色,因為它容許我們以一種使我們語言有意義、不虛構或沒有空洞的方式,來談及天主和神聖的事物。類比是一種使用文字的方式,這在某些條件下,說出一些何謂天主和祂所做的事。

使用類比文字,將避免了神學陷入兩種錯誤或極端。

- 同音異義(Equivocity,即是相同的文字或表達,但有完全不同的含義。)這個立場說明了我們不能完全地講述天主,因為天主的存在實在太難以形容:祂超越了我們的表達能力;祂超越了我們有意義地講論祂的那股能力。我們所歸因的事或論及有關天主的話,並不意味著我們能夠理解的任何東西。它們只是我們為實際原因而使用的隱喻、圖像和符號。

- 單義性(Univocity,即是同一個文字或表達,完全具有相同的意義。)另一個極端的說法,在於神學述語能被明確地用來談論天主,同時來談論人。同樣的文字基本上意味着,當應用到天主和應用到受造物上。[例如,在說出「天主是好的」和「人類好的」時,兩者之間沒有分別。這是兩者中完全相同的質素及好的強度。]

4.2 類比的依據

語文中的類比是按創世的事實作為依據。因為透過天主的創世工程,受造物能參與天主的存在,令類比是有可能的。因為它們出自天主,受造物與創世者有一些肖似和相似之處。這肖似性或相似性容許我們(在一定限度內)使用生物和創世者共同的語言。要說「天主是好的」與「人是好的」一樣(via positiva - 透過正面的方式),但當我們在天主身上使用「好」這個字時,我們拒絕這個字的限制(via negativa - 透過負面的方式:天主的好與人的好不同),然後將術語的意義擴展到無限(via eminentiae - 透過卓越的方式:天主本身是善的)。

這就是所謂的analogia entis(存在的類比),因為受造物的存在與天主的存在有相似之處 -- 它們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存有。類比的形上學基礎是參與的學說(doctrine of participation)。這學說主張,受造物透過創世參與了天主的存在。

4.3 類比的種類

在聖多瑪斯.亞奎納(St Thomas Aquinas)的思想中,類比也被稱為「比例」或「相似」或「相似性」。它通常分為歸因的類比(analogy of attribution)和相稱性的類比(analogy of proportionality)。

- 相稱性的類比 (analogy of proportionality)是基於一定比例的平等,譬如當我們使用「視覺」這述語來稱呼視力(例如,醫生告訴他有完美的視力)。但這同時可以指心理上的理解(例如,他有一個實際的生活觀念。)

- 當一個術語應用在優先性和依賴性的關係時,便會使用到歸因的類比(analogy of attribution)。在這種類比中,術語原則上或主要地應用到一種東西(稱為最重要或首類比極),並以次要的方式應用到其他的東西(次類似物)。

當該術語是指一個不單在首類比極、還在次類比極中找到的聖善或屬性時,這類比被稱為內在歸因類比(analogy of intrinsic attribution)。當該術語是指一個不單在首類比極、還在次類比極中找到的聖善或屬性時,這類比被稱為內在歸因類比。例如,當我們說「天主是好的」、「天使是好的」、「聖人是好的」、「善良的人是好的」,在這個例子中,「天主」就是主要的類比。

但當這術語是指只能在最重要類比,而不能在次類比極找到的聖善或屬性時,這稱為外在歸因類比(analogy of extrinsic attribution)。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健康」這個術語。我們會說一個人很健康,但我們也能說某些食品是健康,或一個人的膚色十分健康。然而,正確來說,只有人類才能夠健康。他進食的食物,和他的膚色是「健康」只是按他身體健康作參考。在這個例子中,只有最重要或首類比極具有聖善或屬性。

當聖多瑪斯使用類比來解釋宗教語言的意義,和推翻統一性及模稜兩可性時,他是指內在歸因類比,並確認所有類比極(包括首要及次要的類比極)都具這術語所指的屬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內在歸因的類比只適用於表達簡單的完美性(如:真、善、美、存在、原因、位格⋯⋯)的語言。簡單的完美性不受空間、時間和物質的限制。但是內在歸因的類比不適用於我們使用隱喻的擬人語言(去說出、去看、去感覺、去走)的混合屬性。

4.4 類比的三種方式(或階段)

類比的推測方式能在三個步驟應用到:正面的、負面的,和顯著的。這些相當於所謂透過正面的方式(via positiva)、透過負面或否定的方式(via negativa)和透過卓越的方式(via eminentiae)。

- 正面的方式

在第一步中,我們透過正面的方式來談及天主,即是我們歸屬於某些完美性(屬性),例如善良、智慧、永恆、愛情和正義等等。

* 在若望一書中談到「天主是愛」(若一 4:8),我們「愛」這個字以其人類的意思來應用到天主身上。然而,這個「愛」字卻保留著文字原有的意思時,卻有一個超性的意思。同樣的事能應用在聖保祿談及天主的正義與我們的正義(參閱 羅3:21 及後章節)。正義的意思已被「轉換」,但並不純粹只是隱喻。

- 負面(或否定)的方式

接下來,我們消除所有與天主的精神,和不可見性質不相容的特質(物質,身體,時間等等)。

- 卓越的方式

卓越的方式最終試圖表達在天主屬性中找到的無限方式。當我們說人是好的、自由的、有智慧的,我們確認天主是最好、自由和智慧。透過類比,聖多瑪斯嘗試解釋我們對天主的認識(不足,但是確定的知識)。然而,卻同時尊重或承認天主的超越性,因為天主並不包括在創世時受造物的領域中。

最新文章
文章
bottom of page